◇◇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涉嫌成批剽窃论文和学术造假

  作者:临风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不仅在国内外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全文剽窃
他人作品,而且学术履历涉嫌严重造假,学术剽窃造假举证事实触目惊心、骇人
听闻。以下是经过查证核实的剽窃造假事实:

  一,李晓明发表于《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期的学术论文《现代农村商
品流通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设想》正文第一部分3312字几乎原原本本地抄袭自
《财贸经济》2007年第4期《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现状与改革思考》一文。
李文第一部分的八大标题与原作品一字不差、完全雷同;李文第一部分无论是文
字还是内容与作品近乎雷同;李文全文13000多字竟然无一篇参考文献,引用数据
无标注。李文第一部分为障人耳目除按原作品数据增加了1表1图外,几乎是原原
本本整段抄袭原作品的内容。李文一字不差地抄袭了原作品3312字。(参见沁弌
《安农大副校长李晓明赤裸裸剽窃占有同行成果》(XYS20080814)、《关于安徽
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剽窃事实的初步鉴定》(XYS20080816))

  二,李晓明在国外一网站发表的外文网络电子论文STUDY ON ESTABLISHING 
A PERFECT FOOD SAFETY SYSTEM IN CHINA全文剽窃自《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
第2期《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从标题和内容几乎雷同。
李文共10部分:

  1. INTRODUCTION
  Throughout the ages, food-stuffs have kept people on earth alive. 
However, the state of food safety is unfortunately very worrying in 
China nowadays, in particular with; (1) the under-developed food 
industry, (2) old-fashioned management, (3) insufficient food safety 
equipment and (4) increasing food contamination. So,establishing a 
perfect food safety system is most vital and urgent. Having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situation, the factors of food 
contamination have been found to be so numerous that establishing a 
perfect food safety system will probably take a long time and could be 
depicted as follows. 
  2-10为9条建议的大标题,即:
  1、ESTABLISHING A PERFECT LEGAL SYSTEM
  2、ESTABLISHING A UNIFORM AND HARMONIOUS SYSTEM
  3、ESTABLISHING A PERFECT EMERGENT DISPOSING SYSTEM
  4、PERFECTING FOOD STANDARDS AND EXAMINING AND IDENTIFYING THE 
SYSTEM
  5、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AN EVALUATION SYSTEM
  6、ESTABLISHING A CREDIT SYSTEM
  7、ESTABLISHING A UNIFORM INFORMATION NETWORK
  8、ESTABLISHING AN EDUCATIONAL SYTEM
  9、ESTABLISHING A PROMOTING SYSTEM
  如果没有译错的话,以上9大标题大意是: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2、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3、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4、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5、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评估体系
  6、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7、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8、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
  9、构建食品安全推动体系

  《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
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发表的类似文章题目是《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
究》,文中也以9条建议作为一级标题,分别是:
  一、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四、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五、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六、初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七、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八、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
  九、构建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的食品安全推动体系

  对比9条建议的大标题,可以说基本上雷同,连排列顺序都是一致的,论文
内容也基本相同。

  三,李晓明利用收稿审稿之便剽窃占有了他人成果,其发表于《华中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季刊)题目为《绿色农业及其发展模式
探析》一文系全文剽窃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面)2005年第11期
《绿色农业及其发展模式探讨》,两篇论文除了个别措词和参考文献略有不同外,
正文几乎100%雷同,连中文摘要都是一字不差,一模一样。李某论文的出版日期
是2005年9月30日,安农大学报所发论文的出版日期是2005年11月30日,相距2个
月。奇怪的是,安农大学报所发论文的收稿日期是2005年7月12日,此文已先于
李某论文公开发表前49天就已递交安农大学报编辑部,也就是说,撇开其他因素,
从时间上看,安农大学报所发论文的作者是不可能抄袭李某论文的。从技术鉴定
和所掌握的证据看,有理由相信,是李某利用收稿审稿之便剽窃了他人创作的作
品。

  四,李晓明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5期的学术论文《中国农业产
业化经营中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第一部分主要剽窃自《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4卷第3期)和《破解“三农”难
题的“金鈅匙”》(《老区建设》,2004年第3期),第二、第三部分合计3580
字则是《制度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
期)一文的完整拷贝,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

  五,李晓明发表于《江淮论坛》1994年第3期的《试论高效农业的评价标准、
目标模式及发展对策》学术论文系全文剽窃《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题目
为《高效农业的价值判断准则、行为标准和发展态势——兼论我国发展高效农业
的目标模式和相关措施》一文。为障人耳目,李某仅对原作品第一部分在标题结
构上作了微调以及对个别文句进行了删减和文字调整(如将“比山东省的1/4大
一点”调整为“为安徽省的25%左右”),基本上是原原本本地抄袭。

  原作品的标题结构:
  题目:高效农业的价值判断准则、行为标准和发展态势——兼论我国发展高
效农业的目标模式和相关措施
  一、高效农业的价值判断准则和行为标准
  (一)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二)作物和畜禽单产的高水平。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效率。
  二、高效农业在荷兰的发展态势
  (一)荷兰农业资源配置的的高效率和政府行为
  (二)荷兰作物和畜禽单产的高水平和相关措施
  (三)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
  (四)荷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效率
  三、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模式和相关措施
  (一) 我国谷物单产、经济作物单产在世界上只处于中等水平,畜禽单产在
世界上处于低等水平。
  (二)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存在局部不合理现象。
  (三)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剽窃者论文的标题结构:
  题目:高效农业的评价判断、目标模式及发展对策
  一、高效农业的评价判断和行为标准
  (一)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益。
  (二)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
  1.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2.作物和畜禽单产的高水平。
  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
  4.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效率。
  5.市场运行的高组织化程度。
  二、高效农业在荷兰的发展态势
  (一)荷兰农业资源配置的的高效率和政府行为。
  (二)荷兰作物、畜禽单产的高水平和相关措施。
  (三)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
  (四)荷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效率。
  (五)荷兰市场运行的高组织化程度。
  三、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模式和发展对策
  (一)我国谷物单产、经济作物单产在世界上只处于中等水平,畜禽单产在世
界上处于低等水平。
  (二)我国农业资源配置存在局部不合理现象,要利用市场机制加以合理调整。
  (三)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六,李晓明发表于《农业现代化》1995年第16卷第6期《论我国棉花的问题
与对策》学术论文不仅涉嫌剽窃了《1993—1994年我国棉花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
(《预测》1994年第1期)的内容,而且居然将原文数据抄错了。在“生产资料
价格同棉花价格相比涨势过猛。从1980年到1993年的14年间, 棉花收购混合平均
价由每100kg317.4元上升到673.9元, 上涨了112.3%,而同期化肥、农药价格则
由每标准吨237.0元和14230元上升到1170元和15428元, 分别上涨了193%和
8.4%,……”一段中,为实现造假的目的和保持时间上的一致,李某仅对有关数
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余文字则是照抄不误。令人惊愕的是,李某竟然将原作
品的“1423.0元”抄成了“14230元”,相应地,原作品中农药价格上涨864.8% 
也就被调整为8.4%,这就是李某用老百姓和纳税人的血汗钱所做出的“科研成
果”。

  七,李晓明发表于《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第5卷第2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与我国农业保护的基本对策》一文大约有90%以上的内容和80%的文字剽窃自同一
权威作者的两篇论文,即《未来15 年我国农业适度保护的政策选择》(《学习
与探索》1998 年第6 期总第119 期)和《论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
的宏观对策》(经济研究1997 年第1 期)。如果作为一般的大众科普读物或宣
传性文章也就罢了,但此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等学术论文
的基本要素一应俱全,且文献标识码显示的也是“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显然,李某是作为学术论文发表的。为了掩盖其剽窃行径和彰显自己的学术威望,
文中不但没有注明引文来源,而且在脚注里还署上了自己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中国农经学会理事,省农经学会副理事长,安徽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的身份
标签。值得指出的是,原作品中“其中粮食进口除大麦征收3% 关税外, 小麦、
稻谷、大米、玉米均未征关税”在李某论文中竟然变成了“其中粮食进口除大麦
进口征收9%关税和小麦征收3%关税外,稻谷、玉米等均未征关税”(注:如果对
原作品有歧义,应当作出说明),如果不是编辑疏漏,就是李某抄错了,科学诚
信和学术尊严再一次被蹂躏和践踏。

  八,李晓明学术履历涉嫌严重造假。在一份申报材料中,李某声称于
2005-2006年在外文期刊以第1作者发表过三篇论文,这三篇论文分别是:
Research On Green-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al 
Strategy,Technilogy Time(America),2005,(8);A Study on 
deveveloping Issue of Rural Speci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n Hefei 
City,Technilogy Time(America),2006,(6);Study ON Establishing A 
perfect Food Safety System IN China,Mangement(Croatia),2006,(6),但
国内外检索系统和搜索引擎都查无记录。

  九,李晓明的学术成就记录显示2002年和2006年以第1作者分别出版过《安
徽农村社会经济实证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8) 和《现代农业制度若
干问题与对策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2)专著,但国内有关文献检索
系统均未见记录。

  十,李晓明还声称2005年主编出版过农业部“十五”规划教材《宏微观经济
学》,但国内教材检索系统也未见记录。

(XYS20080927)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